FZ_T 50022-2014 化纤毛条试验方法

ID

3DDD23395F9B4DD29C32C6FAFC0F8812

文件大小(MB)

0.71

页数:

16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59960NO,W 50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 50022—2014,化纤毛条试验方法,Test method for man-made fiber top,2014-07丒09发布2014-1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,FZ/T 50022—2014,刖 a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〇,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エ业技术监督所归ロ 〇,本标准起草单位: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市纺织エ业技术监督所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,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購纶厂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浦金龙、丁岚、李红杰、李胸有、徐波,I,FZ/T 50022—2014,化纤毛条试验方法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化纤毛条的试样制备、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、长度偏差率、短毛率、长毛率、长度,离散系数、毛粒、毛片、疵点、大于200 mm 长纤维含量、热收缩率的试验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涤纶、盾纶等各种化纤毛条产品,其他毛条产品可参照使用0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3291.1,GB/T 3291.3,GB/T 4146.1,GB/T 4146.3,GB/T 6529,GB/T 8170,GB/T 14339,纺织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1部分:纤维和纱线,纺织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3部分:通用,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:属名,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3部分:检验术语,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,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,化学纤维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,3术语和定义,GB/T 3291.1.GB/T 3291.3.GB/T 4146.1和GB/T 4146.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,文件,3.1,条重 top mass,在规定条件下1 m长毛条所具有的质量克数,3.2,毛粒 neps,纤维扭结成小粒状,肉眼能明显识别,轻拨其周围,仍不能解开者,3.3,毛片 card neps,纤维扭结成小片状,肉眼能明显识别,轻拨其周围,仍不能解开者,4试样制备,4.I取样方法,4.1.I批样品的抽取,取样比例和数量按表1执行。从包装件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毛球,FZ/T 50022—2014,生产单位可根据实际,采用下机取样或包装件取样,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相应包数。采用下机取样,方式时,应确保样品覆盖整检验批的每条生产线;采用包装件取样方式时,应从包装件的不同部位随机,抽取毛球,4.1.2实验室样品的制备,将所取毛球去掉外层1 m左右,绕取L5 m.2.0 m左右没有损伤的两段毛条作为实验室样品,一段供试验用,另一段备用。每个检验批制备的实验室样品总数量不少于20个,回潮率实验室样品的制备:随机选取ー个毛球,分别抽取球芯和外层条子各1.5 m(总质量不少于,50 g)装入密闭容器内,4.2实验室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处理,所取的实验室样品,如回潮率大于公定回潮率时,需进行预调湿。将样品放置在温度不大于,50 °C,相对湿度10%.25%的烘箱内进行预干燥处理,直至回潮率低于公定回潮率为止。然后在,GB/T 6529规定的条件下调湿使达到吸湿平衡(每隔30,0.1%),min连续两次称重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,5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测定,5.1 试验原理,在规定的条件下,测定规定长度毛条的质量(单位为克),计算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,5.2 仪器和工具,天平(最小分度值0.01 g)、剪刀、直尺(量程i1.000 m,最小分度值1 mm)或50 cm工字尺(最小分,度值1 mm)等,5.3 试验步骤,将制备的实验室样品在自重条件下,准确剪取1.000 m长毛条,绕成团,逐一称量(准确至0.01 g),并记录。共测20根,5.4 结果计算,5.4.1 条重偏差,条重平均值按式(1)计算:,2,FZ/T 50022—2014,式中:,2人,£=1 m =--------,n (1 ),m 条重平均值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叫,n,每根条子的质量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试验次数,条重平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,按GB/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,条重偏差按式(2)计算:,mp =m——ム(2 ),式中:,—,m 一,条重偏差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条重平均值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条重设计值,单位为克每米(g/m) °,5.4.2 条重变异系数,条重变异系数按式(3)、式(4)计算:,n,ヌ(ム—m),(3 ) n — 1,CV = — X 100 m,(4 ),式中:,条重的标准偏差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每根条子的质量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771,n,CV,条重平均值,单位为克每米(g/m);,试验次数;,条重变异系数,%,条重变异系数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,按GB/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,6长度偏差率、短毛率、长毛率及长度离散系数测定,6.1 试验原理,在规定条件下,利用加权平均的原理得到长度平均值(单位为毫米),并计算平均长度偏差率、短毛,率、长毛率及长度离散系数,6.2 试验方法,6.2.1 梳片法,6.2.1.1 仪器和工具,梳片式羊毛长度分析仪、夹毛钳、压叉、天平(最小分度值0.001 g)、绒板(与纤维成对比色),621.2试验步骤,6.2.1.2.1 从实验室样品中任意抽取毛条三根,用双手各持一端轻加张カ使毛条平直,依次放在第ー架……

……